10000元以上
* 專業要求:
* 職位描述:
學校簡介
邵陽學院創建于1958年,醫學類專業辦學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由原邵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原邵陽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升本,2016年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并入。學校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留學生招生資格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被確定為湖南省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
人文薈萃底蘊深厚。學校坐落在國家衛生城市、湘西南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陽市。這里人文底蘊深厚,誕生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再造共和”的民主革命家蔡鍔,杰出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呂振羽和德藝雙馨的人民音樂家賀綠汀。寶慶竹刻、邵陽布袋戲、灘頭年畫和花瑤挑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輝。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景色秀麗,林木蔥郁,鳥語花香,是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花園式單位”。
基礎辦學條件優良。學校占地面積166.44萬平方米,校舍面積87.9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凈值3.17億元,館藏圖書356.46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227.46萬冊。
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有22個二級學院,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機械、生物與醫藥2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點;有6個湖南省應用特色學科,53個本科招生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面向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學生27593人。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009人,其中正高職稱(含教授、主任醫師等)212人,副高職稱(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等)607人,博士419人。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2個,有省級優秀研究生教學團隊和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12個。通過引進和培養并舉,建立了“資峰學者”領軍人才、學科(學術)帶頭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四個層次的人才梯隊,匯聚了一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省級教學名師等123人為代表的人才隊伍。
科學研究成果豐碩。近5年主持各級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209項;獲各級教學、科研成果獎173項;發表學術論文36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18部。學報(社科版)為湖湘優秀出版物、全國高校質量進步社科期刊、湖南省優秀期刊,學報(自科版)為RCCSE中國準核心學術期刊。
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近5年,學生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創新創業競賽及各類學科競賽獲獎1000多項,其中國家級200余項,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田家炳杯”第七屆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華數杯”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據分析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德國IF設計金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特等獎提名獎等。
學院簡介
邵陽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創建于1977年,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特色專業、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湖南省“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動力機械及工程是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學科;機械工程是湖南省“十三五”“十四五”期間“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設有機械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智能制造與理論、新能源動力機械技術、新能源材料四個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特色鮮明,人才培養優勢明顯。2011年學院獲得機械工程領域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成效顯著。
學院現有教師9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博士38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2個。
教學科研平臺、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有力有效,現有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基地2個、湖南省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邵陽分中心1個,湖南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示范實驗室1個、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實踐)基地1個、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3個、湖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心2個、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2個。實驗實訓場地17000多平方米,設備總值近5000萬元。
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以上項目67項,廳級市級及校企合作項目230余項;發表論文53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20余篇),出版著作18部,教材24部,授權專利320余項,面向行業成功轉化成果28項。現有國家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和精品課程11門,省級研究生優質課程3門,省級研究生高水平教材2部,省級研究生優秀教學案例2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省級教學競賽獎勵5項。獲評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中國發明協會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
近五年,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等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一等獎4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16項,省級各類獎項106項。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在98%以上。
學院圍繞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立足邵陽地區的特色輕工、高端裝備制造、新型顯示材料等現代產業集群需求,面向周邊地區如長株潭衡等相近產業集群人才缺口,并輻射全國省市特別是長、珠江三角洲經濟帶,致力于培養具有行業背景知識、工程實踐能力、勝任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質量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一、引進人才分類
1.科技領軍人才
科技領軍人才的學術水平在國際同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取得國際公認的重要成就,對本學科建設有戰略性的構想和思考,能帶領本學科趕超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并滿足《邵陽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方案》相關條件。
2.高水平創新團隊
高水平創新團隊成員須3人以上,且研究方向相對穩定、一致或相近,團隊帶頭人須具有博士學位和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其他成員一般為博士或高級職稱。
3.學科帶頭人
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0周歲、具有博士學位和教授職稱;在本學科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和學術地位,近五年的業績須滿足《邵陽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方案》相關條件。
4.博士
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0周歲;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年齡放寬至55歲及以下;已取得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符合學校學科專業建設需要。
二、招聘需求專業及人數
三、引進待遇
引進方式:引進博士服務年限可根據本人意愿選擇服務期8年或1-3年。
引進待遇:根據學校相關文件,安家費(含績效考核安家費)、科研啟動費、解決配偶工作等均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進行。
被認定為邵陽市高層次人才的博士、教授,持有“寶慶人才卡”的專家人才,在邵陽境內可享受優先落戶、子女入學、醫療優待、免費進景區、人事檔案管理、市領導聯系服務等6項優待服務。
四、報名方式
請應聘人員將個人簡歷、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科研成果等相關報名材料,以壓縮包的附件形式發送聯系人郵箱53730472@qq.com并抄送到gxgdrcw@163.com(郵件標題及報名材料須命名為“姓名+所學專業+聯系電話+高校高端人才網”)。
五、招聘時間
本招聘簡章長期有效,隨時歡迎各位博士與學院聯系咨詢報名事宜。
六、相關要求
應聘人員的學歷(學位)須為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位)。出國留學人員學歷應通過教育部相關部門的學歷認證。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學歷認證)須于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
提示:來電咨詢時請說明是在高校高端人才網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