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人妻无码AⅤ中文系列久久免费|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企業登錄
當前位置:首頁 > 學生 > 就業政策
新聞詳細頁
天津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意見
日期:2013-09-06   人氣:17509

天津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93號)精神,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一)充分認識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意義。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高校畢業生就業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市就業形勢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因此,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從加強就業培訓和見習、提高創業就業能力、完善就業政策措施、健全就業服務網絡等方面著手,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二)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堅持市場導向就業、畢業生自主擇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加快形成市場配置、自主就業、政策促進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在統籌各類人群就業的同時,重點突出高校畢業生;在實施更加積極就業政策的同時,重點扶持高校畢業生;在推進公平就業的同時,重點服務高校畢業生。堅持用大項目、好項目拉動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培訓促進就業,努力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

  (三)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考核。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將高校畢業生就業納入就業總體規劃,統籌安排,確定目標任務,實行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加強工作考核和督查。各有關部門要切實發揮職能,落實責任。勞動保障和人事部門要制定和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并做好高校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教育部門要指導高校大力加強在校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倡導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就業觀。財政部門要根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和實際需要,統籌安排資金用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其他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推進工作開展。要進一步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的積極性,共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工作。要形成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局面,千方百計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

  (四)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堅持把新建項目和生產經營企業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載體。新建項目立項時要安排一定數量的用工,簽訂用工意向協議;新建項目開工時要制定培訓計劃,提前開展專業培訓;新建項目竣工時要及時安排用工,組織企業生產經營。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要更多地吸納有技術專長的高校畢業生。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要積極錄用高校畢業生,不斷改善勞動用工結構。各經濟功能區要充分發揮集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作用。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困難企業要采取積極措施穩定就業崗位,保留高校畢業生技術骨干。對受金融危機影響,資金周轉困難、不能按照標準工時安排生產經營、停產半停產的困難企業,可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和求職補貼。

  各用人單位在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時,要消除就業歧視,積極吸納女大學生就業。

  (五)鼓勵自主創業。組織和鼓勵有創業計劃的高校畢業生學成創業。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高校畢業生創辦企業首次出資額允許為零。放寬學籍管理,對在校生自主創業的,2年內保留學籍。

  (六)擴大就業見習。認定社會責任感強、經營管理規范、具備一定規模的用人單位作為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見習基地總量增加到1000家,見習基地容量擴展到同時安排3萬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行為期312個月的見習。見習期間企業可不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政府按照每人每月我市最低工資60%的標準給予見習人員生活費補貼,見習基地也應給予一定的補貼。見習人員繼續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和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待遇。見習基地應與見習人員簽訂見習協議,明確見習崗位、待遇標準、見習期限等內容,規范見習活動。

  (七)組織開展創業實訓。認定一批有條件的企業為創業實訓基地,安排有創業意愿和能力的畢業學年在校生和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到實訓基地進行36個月的創業實訓,增強創辦企業的能力。補貼政策和標準比照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執行。

  (八)組織企業家帶徒授業。選聘1000名優秀企業家、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師,幫帶3000名有創業意愿和條件的高校畢業生了解創業經驗,學習管理方法,掌握專業技術,提高創業成功率。企業家與畢業生通過自愿選擇,簽訂不超過1年的帶徒授業協議,其間企業按月提供一定的生活費,政府給予畢業生一定的補貼,對帶徒授業取得成效的企業家給予一定獎勵。

  (九)擴大公益就業崗位。每個街道、鄉鎮、社區選聘一名高校畢業生,從事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救助服務等公益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可選聘一定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創業和就業等公益工作。全市公益性崗位安置5000人,進行1年以上鍛煉,給予崗位和社會保險補貼。

  (十)鼓勵到基層單位和邊遠地區工作。繼續組織實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工作。落實好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的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服務基層獎勵金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并按規定享受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機關招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要優先錄用經過基層鍛煉的高校畢業生。

  (十一)鼓勵繼續學習深造。2009年研究生招生計劃增加1000人以上;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計劃增加15%以上;適當擴大成人本科應用型人才的招生規模,鼓勵專科(高職)畢業生到成人院校繼續學習。

  三、強化創業和就業服務

  (十二)實施雙證書制度。對高校在校生實行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參加中級以上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職業院校學生給予鑒定費補貼,其他普通高校學生按照培訓成本給予50%的培訓和鑒定費補貼。

  (十三)實施職業技能培訓。鼓勵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到具備條件的相關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對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按照社會需求程度和職業資格等級,給予相應補貼。

  (十四)實施就業一條龍服務。強化高校畢業生創業指導服務,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小額貸款、開業指導、跟蹤輔導的系列化服務。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盯住項目,提前介入、動態跟蹤、搞好服務,促進項目與人才對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積極提供檔案管理、人事代理、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職稱評定以及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務。企業招用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以及零就業、單親、低保等困難家庭中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相關扶持政策。

  (十五)實施就業專項活動。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采取網絡招聘、專場招聘、供求洽談會和用人單位進校園等多種方式,大力開展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實施1123服務,對畢業學年的在校生每人發放1張就業服務卡,享受1次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補貼,免費提供2次職業指導和3次職業介紹。開展就業專項服務活動。20092月舉辦就業援助月活動,將零就業、單親等困難家庭中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援助對象,實施崗位援助、技能援助,托底安置,確保動態為零;5月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和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組織企業深入校園,開展專場招聘,現場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崗位推薦等服務,開辟校企對接綠色通道;9月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服務月活動,舉辦全國性創業項目展示推介會,開展創業政策宣傳、項目推介、投資融資等服務。

  (十六)實施定點服務。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對高校開展定點服務,簽訂服務協議,明確服務內容。要加強與企業溝通聯系,廣泛收集企業用工信息,及時向高校發布。行業總公司要積極組織企業,根據產業布局、行業特點和生產需求,與院校簽訂崗位預留和人才定向供給協議,實現企業用工需求和高校畢業生資源的有效對接。工會、共青團、婦聯要根據各自職能為相關群體提供創業和就業服務。

  (十七)實施信息共享。實施教育部門畢業生信息和勞動保障部門就失業信息互聯共享,將教育部門的畢業生基本信息、就業去向與勞動保障部門的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就失業登記信息相互傳輸比對,動態掌握高校畢業生的就失業狀態。在高校配置必要的信息傳輸設備,將全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收集的崗位需求、就業政策等信息及時向高校發布。

  (十八)拓寬融資渠道。支持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合作社和擔保公司等新型融資機構發展,努力滿足高校畢業生創業融資需求。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各區縣財政要建立規模不低于500萬元的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市小額貸款擔保基金等額給予匹配。提高貸款額度,高校畢業生創業初次貸款額度由2萬元提高到5萬元,還款期限由2年延長到3年;對還款及時、信譽度高、企業成長性好的,給予每年10萬元的貸款支持。

  (十九)搭建創業平臺。市內六區和塘沽區要整合教育教學資源,選擇1所有一定土地面積和建筑規模的學校改建為創意創業園。有需求、有條件的其他區縣和經濟功能區也要選擇1所有一定土地面積和建筑規模的學校改建為創意創業園。有條件的高校應在校內適當位置建設創意創業園。

  (二十)完善財稅政策。企業吸納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按規定給予稅收減免優惠。認真落實《天津市2009年至2012年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規劃綱要》、《天津市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若干政策規定》(津政發〔200885號)和其他有關財稅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全面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丹凤县| 博爱县| 出国| 本溪| 浦北县| 阿克苏市| 平阳县| 黑河市| 鹿泉市| 甘洛县| 海阳市| 米泉市| 盐源县| 石河子市| 土默特左旗| 北川| 宣威市| 昌图县| 东山县| 长寿区| 蛟河市| 屯门区| 肇源县| 南平市| 奇台县| 施甸县| 孟村| 涡阳县| 安康市| 新密市| 浮梁县| 湘阴县| 双鸭山市| 固阳县| 阿荣旗| 新安县| 宜城市| 城口县| 阳泉市| 新晃|